若按目前组件的最低价格3元/瓦再降75%至0.75元/瓦,那钙钛矿薄膜组件下的度电成本有望达到约0.2元/度,光伏电价由4进入2时代
目前我国光伏电站及关键设备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促进我国光伏电站建设成本和上网电价大幅下降。光伏应用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所长李琼慧告诉记者,创新一方面是技术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目前由于薄膜光伏组件具有能耗低、无污染、柔性可弯曲、弱光响应性好、光照角度要求低等优势,最适合分布式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技术需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光伏应用与光伏建筑一体化。在此背景下,光伏企业纷纷着力寻找提升自身技术的创新之路。十三五时期光伏产业发展最基本的任务是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目前该解决方案通过了电能、零电压、低电压等检测,质量性能优越性得到凸显。据了解,截至目前,晋能科技实现了高效多晶、PERC等领先技术的布局。
说到单晶硅,全球单晶硅片老大隆基股份及旗下子公司乐叶光伏值得一提。相比于多晶硅,单晶硅具有转换效率高的特点。并网光伏系统价格从每瓦60元降到7~8元,下降了86.7%。
据了解,8月24日,山西阳泉领跑者计划招标中,有90家企业领取了招标书,经过筛选后最终提交标书的有近60家,中标企业12家,竞争可谓是非常激烈。光伏领跑者计划,是国家能源局于2015年启动的光伏扶持专项计划,旨在通过市场化竞争引导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之前国家用补贴将资本吸引进这一行业,但如果躺在如今的技术水平上靠补贴轻轻松松地混日子,是不利于行业发展的。上述业内人士还告诉记者,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把光伏发电的成本降下来,这个行业也才能慢慢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而不是靠政府给予补贴续命。
其实引入竞争机制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旦有了竞争,价格的高低将是取胜的关键。参与乌海领跑者基地项目的相关光伏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表面上企业采用的是低价竞争手段,但实际上是由于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使得组件生产成本下降,有了更多的利润空间,这才是一些企业敢于低价竞争的最主要原因。
据了解,8月份,在山西阳泉项目招标中,协鑫新能源曾因报出0.61元/千瓦时的低价引发了业内轰动。众所周知,光伏产业之所以拥有高额补贴,主要原因之一是该产业的成本远高于火电。于光伏企业而言,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技术的进步和产量的提高要同步进行。由此,可以想象,通过实施领跑者计划,光伏度电成本将会进一步得到下降。
企业以低于民用电价的水平参与竞争,会不会得不偿失?对此,曾参与乌海领跑者项目招标的一家光伏企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领跑者计划是政府保护的项目,可以做到不受限电影响,保证全额上网,这对于目前普通光伏电站面临的弃光限电严重问题而言,具有很大优势,因为少限电20%,那么就会比普通电站增加20%的利润,这也是光伏企业低价参与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0.45元的价格并不意味着企业是赔本赚吆喝,而且在实施领跑者项目的地方,一般日照条件较好,有利于使用双轴跟踪等系统提高发电量,企业的利润空间还是有的。随着10月27日内蒙古乌海光伏领跑者基地招标结果公布,今年8个领跑者项目全部完成招标。也可助推光伏平价上网任何一个行业若是没有竞争,全是垄断性的,价格必然不会太低。而在近日乌海领跑者项目的招标中,英利则报出0.45元/千瓦时的超低价,低于当前的民用电价,更是让业内颇为震惊
记者了解到,在最近的8年里,光伏组件的市场价格从每瓦36元下降到现在3.5~3.8元,下降了86.4%。或将倒逼企业摆脱政府补贴据记者了解,我国新能源的补贴缺口目前已经达到550亿元,年底补贴缺口或将达600亿元,新能源补贴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从目前情况看,全国有20%左右的产能可以满足领跑者计划的要求,如果20%左右的产能可以用来全部实施领跑者计划,光伏组件成本将会得到进一步下降。其中最近5年,光伏发电成本已从每千瓦时电超过2元下降至约0.8元。
对此,河北省能源规划研究中心战略规划处专责贾浩帅表示,光伏电价与煤电价格持平之时,才是光伏企业脱离补贴之时,也是光伏行业回归完全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之时。其中乌海领跑者基地项目招标价格创下历史最低水平。通过低价竞争可以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降低组件的生产成本,让企业逐步摆脱政府的补贴,从而加快光伏平价上网步伐。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的相关专家表示,领跑者计划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促进高效技术与产品的应用。而在近日乌海领跑者项目的招标中,英利则报出0.45元/千瓦时的超低价,低于当前的民用电价,更是让业内颇为震惊。一旦低价竞标常态化,政府补贴必然会继续减少,这也将倒逼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组件生产成本也将会继续下降,度电成本也将跟着降低,企业对政府补贴的依赖自然就会减少。
其中,协鑫新能源以0.61元/千瓦时的低价引发关注,随后低价竞标引发了市场连锁效应,光伏组件、逆变器的报价纷纷出现大幅下跌,其中在内蒙古乌海光伏领跑者基地项目招标中,英利报出的0.45元/千瓦时的超低价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参与乌海领跑者基地项目的相关光伏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表面上企业采用的是低价竞争手段,但实际上是由于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使得组件生产成本下降,有了更多的利润空间,这才是一些企业敢于低价竞争的最主要原因。
据了解,8月份,在山西阳泉项目招标中,协鑫新能源曾因报出0.61元/千瓦时的低价引发了业内轰动。之前国家用补贴将资本吸引进这一行业,但如果躺在如今的技术水平上靠补贴轻轻松松地混日子,是不利于行业发展的。
随着10月27日内蒙古乌海光伏领跑者基地招标结果公布,今年8个领跑者项目全部完成招标。其实引入竞争机制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旦有了竞争,价格的高低将是取胜的关键。
到时低价竞标将是光伏行业的新常态。众所周知,光伏产业之所以拥有高额补贴,主要原因之一是该产业的成本远高于火电。从全部结束的8个项目竞价来看,低价竞争已经成为光伏企业争夺光伏领跑者计划的重要筹码。那么在领跑者计划推动下,国内光伏终端市场会逐步从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高品质方向转变。
据记者了解,与常规的组件相比,领跑者先进技术组件由于具备较高的转换效率,大大降低了电池、组件生产的单位折旧、单位材料、单位人工成本,降低了每瓦电站投资的工程成本,能够使光伏发电成本下降0.08元/千瓦时以上。光伏行业专家赵玉文表示,领跑者计划低价竞争并不是坏事,这是产业市场发展的一个过程,通过这个竞争可以重新洗牌,一些条件不好的光伏企业将退出竞争,必将有利于加快推进光伏平价上网步伐。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企业之所以敢于低价竞争,主要是因为目前光伏组件价格在不断下跌,致使度电成本下降。并网光伏系统价格从每瓦60元降到7~8元,下降了86.7%。
从目前情况来看,光伏发电企业还不能完全摆脱补贴实现自我发展,政府给予一定补贴还是光伏发展的必要条件。光伏领跑者计划,是国家能源局于2015年启动的光伏扶持专项计划,旨在通过市场化竞争引导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业界预计,今年产业化生产的多晶硅电池转换效率将达到18.5%,单晶硅电池更是有望达到21%,到时必将有效降低光伏度电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在招标中,低价竞争成为各家光伏企业争夺项目的主要手段。组件成本下降是低价竞争的主因今年6月3日,国家能源局下达了2016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其中光伏领跑者计划规模5.5吉瓦。上述业内人士还告诉记者,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把光伏发电的成本降下来,这个行业也才能慢慢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而不是靠政府给予补贴续命。
企业以低于民用电价的水平参与竞争,会不会得不偿失?对此,曾参与乌海领跑者项目招标的一家光伏企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领跑者计划是政府保护的项目,可以做到不受限电影响,保证全额上网,这对于目前普通光伏电站面临的弃光限电严重问题而言,具有很大优势,因为少限电20%,那么就会比普通电站增加20%的利润,这也是光伏企业低价参与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0.45元的价格并不意味着企业是赔本赚吆喝,而且在实施领跑者项目的地方,一般日照条件较好,有利于使用双轴跟踪等系统提高发电量,企业的利润空间还是有的。据了解,8月24日,山西阳泉领跑者计划招标中,有90家企业领取了招标书,经过筛选后最终提交标书的有近60家,中标企业12家,竞争可谓是非常激烈。
这5.5吉瓦俨然已成为光伏企业关注的焦点。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文,明确要求光伏领跑者基地必须采取招标或竞争性比选等方式配置项目,且电价(或度电补贴额度)应作为主要竞争条件。
也可助推光伏平价上网任何一个行业若是没有竞争,全是垄断性的,价格必然不会太低。由此,可以想象,通过实施领跑者计划,光伏度电成本将会进一步得到下降。